焦點
-
沉穩內斂的真摯配置、發揮硬體效能的最佳助手,MSI MPG Z590 GAMING PLUS開箱
離Intel第11代處理器Rocket Lake-S問世、Z590晶片組發布迄今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曉得各位都入手了沒,如果您還在觀望的話,不妨參考一下小編剛入手的MSI MPG Z590 GAMING PLUS,不以奢華的堆料模式作為主打,以一切剛好就好的大目標,來向各位招手,究竟這片板子到底如何呢?就讓我們來一睹廬山真面目吧!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作為MPG Z590系列中較為入門的款式,排除華麗的設計風格,透過低調的鐵黑色龍紋、及散熱板上大量以型號所重複勾勒出的類古文字圖騰作為設計取向,打算以最真摯、且沉穩內斂的情感,來打中玩家們的心。 雖然採設計簡約,但用料上卻一點也不馬虎,對應Intel第11代處理器所需的高功耗要求,主機板採用14+1+1 Duet Rail供電系統,並結合雙8-pin CPU供電連接埠與Core Boost、DDR4 Boost技術,即便玩家們解放了處理器的效能,也絲毫不用擔心在供電上造成負擔。 拜Intel第11代高功耗所賜,運行時所產生的廢熱也是無法避免,這款MPG Z590 GAMING PLUS擁有最全面性的散熱模組,從基本的PCB板設計上就能看見MSI的用心,內含6層2oz銅的PCB設計,除了可增加導電率外還能提高散熱、穩定效能,加上內建導熱管的加厚型mosfet散熱片、以及7W/mk mosfet散熱墊,對於散熱問題上算是考量的十分周全,甚至還附加了額外的電感散熱墊與M.2 Shield Frozr散熱設計,也讓M.2擴充槽的散熱效果照顧得相當穩當,確保核心與儲存設備能以最佳狀態的模樣呈現給玩家。 在記憶體插槽這部分,運用了自家的DDR4 Boost技術,能完全隔離DDR4配置線路,提供最乾淨的訊號傳輸,能支援超頻時脈高達DDR4-5333,對於大部分玩家而言,可說是相當大的助益。 擴充性方面,Z590 GAMING PLUS的第1組PCIe X16擴充槽,能和玩家們的第11代處理器直通,支援PCIe 4.0通道,用以提供更高的讀寫頻寬與速率,而散熱片上也有特別註明了僅「11代Core i5以上處理器才能使用」的標示,其餘還配置了2組PCIe 3.0x4與PCIe 3.0x1的M.2插槽。 而在I/O背板上,有基本必備的BIOS重設鈕;USB配置則提供了2組USB 2.0、2組USB 3.2 Gen 1 Type A、2組USB 3.2 Gen 2 Type A、1組USB 3.2 Gen 2x2 Type C;視訊輸出方面有HDMI 2.0b埠與DisplayPort 1.4視訊埠,皆能輸出4K @60Hz訊號;音訊輸出則提供了5組3.5mm音源孔、1組S/PDIF;另外,網路部分則是提供了2.5G乙太網路連接埠。 而音效輸出方面,Z590 GAMING PLUS具有Audio Boost 5技術,使用了Realtek ALC 4080高解析音訊編解碼器,配合Nippon Chemi-Con電容,並能支援高達600 ohm的高阻抗耳機,提供逼近專業錄音工作室等級的聲音體驗。 看完了外觀與規格後,實測當然也是不能避免的一環,小編本次使用Intel Core i7-11700K與NVIDIA RTX 3070 Ti來一探MSI MPG Z590 GAMING PLUS的效能真身。 測試平台規格: ➤主機板: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 ➤顯示卡:NVIDIA RTX 3070 Ti FE ➤SSD: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ENERMAX Platimax 1350W 首先看到CPU-Z方面,於程式偵測資訊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採用8C/16T配置,主機板欄目方面也顯示著處理器晶片組為Intel Rocket Lake-S、南橋晶片則是Z590晶片組,並可支援PCIe 4.0;而CPU-Z Bench則是單核647分/多核6,160.6分,與其餘Z590晶片組相比,成績大同小異。 接著是3DMARK中針對DX12的評測,於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中獲得了13,905分/6,880分;針對光追的Port Royal測試則有8,604分;而與DX11息息相關的Fire Strike系列則分別獲得了24,407分、16,585分、9,025分的表現,不難發現MPG Z590 GAMING PLUS在對應RTX 3070 Ti的效能運作時,能完全解放三公子真正的實力。 遊戲方面,小編也挑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與《看門狗:自由軍團》來簡單測試,在設定方面則一律開啟最高畫質,並關閉垂直同步、減少延遲等選項,簡單說就是把吃資源的選項調到最高啦(笑)。 於《看門狗:自由軍團》中,在開啟光追的狀態之下可以看見,於4K、2K、FHD的表現分別為52、60、93 FPS,雖說在4K解析度之下,表現不算亮眼,但在調整於2K或FHD解析度之後,便能徹底使用RTX 3070 Ti在光追之下的運算效能了。 不過在《刺客教條:維京紀元》雖然數字並不漂亮,但這款遊戲本來就對AMD陣營比較友善,算是非戰之罪,而在MPG Z590 GAMING PLUS的助益之下,RTX 3070 Ti於《刺客教條:維京紀元》3種解析度之下的表現,分別為4K 44FPS、2K 69FPS、FHD 81FPS。 當然啦,與上一代同個型號的Z490相比,價格雖說略有提升,但這也是無可厚非,即便沒有過度誇張的堆料與外型設置,但基本上與前代相比,也是有不小的提升,再對比MSI Z590晶片組的其他主機板,MPG Z590 GAMING PLUS相對平價許多,各項料件、規格也是屬於不多不少、剛剛好的配置,假設玩家們還是保持觀望態度的話,但又忍不住想剁手買11代Intel與Z590,那麼這款MSI MPG Z590 GAMING PLUS或許可以考慮考慮。 公司名稱:微星科技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0800-018880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又一個不小心就自報,Intel不小心洩漏了Raptor Lake的存在
目前多數媒體和玩家已經多把Intel處理器產品目光放在第12代的Alder Lake和第14代Meteor Lake上,畢竟一個是自家首款採用10nm製程的桌上型處理器、另一個更可能會是跨進7nm領域,至於處在中間的第13代Raptor Lake則是位在一個曖昧不明的狀態,甚至連是否真的存在都是一個謎,至少在Intel官方自報之前是這樣… 據外媒VideoCardz所截錄到的流出畫面,Intel一個不小心把一系列有關Alder Lake和Raptor Lake的未解禁的資料公諸於官網之上,讓Raptor Lake的存在被「直接」的獲得確認,但官方也很快將這些內容從官網上撤除,所以尚無法得知這些文件的主體內容為何,只能從網頁標題判斷,這些意外公布的內容主要是針對處理器在相容性、除錯方面的技術指導手冊。 無獨有偶,Intel近期還向SATA-IO組織提交了一個全新型號的平台控制器(Platform Controller Hub,PCH)的驗證報告,同時在該控制器的對應型號列表中,出現了「Alder-Raptor Lake」的字樣,代表Raptor Lake不僅存在,且基本上和Alder Lake使用相同的PCH控制器。 除此之外,從文件中表示產品涵蓋ID包含了7AB0到7ACB,以及7A30到7A4B兩個系列來看,處理器產品的系列型號規劃已經在Intel內部完成,而這些編號通常是用來方便系統與程式編碼管理,代表同時未來如果又有相關的技術文件洩漏的話,我們也許就能從這些編號推算出產品命名邏輯與實際型號。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台幣4,360萬元身價的水管工,《超級瑪利歐64》卡匣刷新拍賣紀錄
無論是復刻的重製版、還是舊時代的卡匣等等,都在這幾年的遊戲界颳起了一陣旋風,比方說前幾天,一片未拆封的《薩爾達傳說》歐美版紅白機(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簡稱NES,俗稱灰機)卡匣,於拍賣會上,以87萬美元(約新台幣2,433萬元)高價售出,創下遊戲卡匣的最高拍賣紀錄。 但事情還沒完,本以為這片《薩爾達傳說》NES卡匣將穩坐第一貴的寶座一段時間,結果屁股還沒坐熱,由任天堂(Nintendo)1996年6月23日所發行的《超級瑪利歐64》(Super Mario 64),馬上以驚人的156萬美元(約新台幣4,360萬元)於7月11日的拍賣會上成交,刷新世界紀錄。 The Verge統計了過去12個月以來,這些舊式遊戲機的卡匣,拍賣價屢破世界紀錄。2020 年 7 月,1986年,老任所推出的《超級瑪利歐兄弟》(Super Mario Bros)以11萬4千美元成交;同年11月,《超級瑪利歐兄弟3》(Super Mario Bros 3)又以15萬6千美元賣出;而於2021年4月,《超級瑪利歐兄弟》又再次被拍賣,這次拍賣價以66萬美元成交,接著便是《薩爾達傳說》的NES卡匣,而如今遊戲卡匣的拍賣價格世界第一的王座,就是前文所提的《超級瑪利歐64》啦。 而身價水漲船高的,並不是只有遊戲卡匣,各類遊戲紙牌的價值也一直有上漲的趨勢,一套《寶可夢》初版紙牌便以40萬美元於拍賣會上成交;4月時,在日本方面,也有數套絕版《遊戲王》卡,於拍賣平台上,超過480人競標,最終價格超過690萬日幣;年初也有一張《魔法風雲會》的「黑蓮花」卡牌,以51萬1千美元的價格成交。 於6月底,中國就有一張20周年紀念版「青眼白龍」金卡的法拍品,在歷經2,000多輪競拍之後,價格從起拍價80元人民幣,暴漲至8,700萬人民幣,雖後來法院以疑似惡意競價行為中止拍賣,看起來也的確有一點炒作的成分在,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些老舊遊戲或是集換式遊戲紙牌,在這股懷舊旋風中,都已成為了於90年代之後,電子遊戲蓬勃發展之下,所延伸而出的新世代收藏品。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聯名系列再發大招、華碩攜手「鬼滅之刃」推多款聯名版本,搶進二次元文化、限量夢幻版怎能錯過!
才剛看過MSI聯名東寶、推出哥吉拉版的RTX 3070,這不立刻在B站的billbill World 2021(簡稱BW2021)剛舉開的嘉年華會上看到了新的聯名系列產品「鬼滅之刃」版,先前的「鋼彈」系列相信許多玩家都印象深刻,限量夢幻版的推出也讓玩家紛紛入坑,現在新一波的「鬼滅」系列是否也能帶動另一番搶購潮?就看二次元文化陣營的玩家們想不想也收藏一波囉! 沒去現場的朋友就來看看ROG玩家國度在微博發的官方照吧!這次的x鬼滅聯名在產品類上其實並不比上次的鋼彈系列要來的少,看看這一舉列了10款產品,另外連筆電也有推出聯名款,對於想收藏的玩家來說,選擇可多了~ (小編看了一下口袋嘆氣 看看這麼多的聯名產品,鬼滅系列的愛好者可以仔細挑一下,看是想入手炭治郎、禰豆子、我妻善逸...都有,甚至伊之助的路由器也是相當顯目啊!目前看到的品項種類也包括了機殼、水冷、顯示卡、主機板等,另外滑鼠、滑鼠墊、耳機與WiFi路由器的部分也是可以看情況入手,只不過不曉得哪時候會正式開賣,小編也想來個雷之呼吸的水冷試試,能不能也發個大招"火雷神"啊~XDD 華碩你要趕快出、二次元萬歲! (認真說,10款不夠,還有很多角色沒登場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裝進主機進入紅蓮模式,MSI正式於日本推出哥吉拉限定版RTX 3070 SUPRIM SE
不久之前才洩漏消息指出微星將會與日本電影公司,東寶(Toho Ltd)合作,推出哥吉拉特製款的RTX 3070 Ti,如今微星以行動證實了「一部份」的謠言,並正式在亞馬遜商城開賣啦! 這款哥吉拉限定版的顯卡型號為「MSI RTX 3070 SUPRIM SE GODZILLA LHR」,是的,你沒有看錯,內部核心晶片是具備挖礦限制的RTX 3070,不是最新的RTX 3070 Ti,因此在整體規格上其實是比照現有的標準版RTX 3070 SUPRIM,擁有8GB GDDR6記憶體和1830 MHz的爆發時脈。 雖然說內在規格稍嫌普通一些,但外在的部分絕對是無比吸睛,其外包裝直接印上了哥吉拉的頭像,配上紅色系的配色,充分展現出了哥吉拉那充滿震攝感的威嚴,而在顯卡本體上也是採用紅+黑的配色,同時正面中央風扇的軸心上也印有日文「ゴジラ」,也就是哥吉拉的日文名稱;至於顯卡背板的設計則是將哥吉拉的剪影和火焰兩種形象相結合,相當具有日本特攝影集的獨有風格。 最後, RTX 3070 SUPRIM SE GODZILLA LHR目前在亞馬遜商城的預購價格為117,387日圓,換算大約是3萬台幣左右,但由於此款產品只會在日本當地販售,且亞馬遜不提供寄送到海外服務,所以玩家如果真的想要入手的話,可能會需要求助代購商或自尋門路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不喜歡Windows 11嗎?沒關係,微軟允許你限時內降回Window 10
雖然說Windows 11在整體的設計上高度偏向介面微調Windows 10,但如同歷代的系統版本,都會有「Windows (某某版)再戰十年」的聲音出現,而微軟也似乎為了避免初期版本Bug過多而引發爭議,升級的系統的玩家將會擁有10天的反悔期限。 微軟這樣的做法在過去早有先例,當年剛推出Windows 10時候,也曾經為Windows 7、8、8.1的用戶準備了限期解除升級的功能,所以Windows 11延續這樣的傳統也不是太意外,玩家只要對新的系統不滿意,都可以在10天的期限內進入系統設定中將Windows 11降回Windows 10,並且保留完整的檔案資料,不需要重新安裝或執行事前備份(話雖如此,但小編還是建議備份一下比較保險)。 不過對於有鑑於當年微軟各式逼玩家升級Windows 10手段,就怕降級之後,系統還是會時不時彈出「懇求」升級的訊息,甚至一言不合就毫無預警的進行升級的動作,讓微軟一度因此吃上官司。 為此官方這次也表示,即便是過了10天的反悔期之後,玩家還是可以選擇放棄升級,只是這部分就比較偏向重灌的範疇了,屆時玩家必須改以解除系統安裝的方式執行操作,代表過程將會清除硬碟中的多數檔案與程式資料,所以除了要手動進行備份的動作之外,事後還必須將常用的應用程式、遊戲一個個重新安裝,並把設定都重新設定一遍,在操作上會變得麻煩不少就是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創見Transcend JetFlash 930C 128GB雙用隨身碟實測開箱,媲美SSD的高速效能支援眾多裝置的雙接頭設計!
目前外接儲存裝置的選擇可以說是相當豐富,大致上可分為傳統HDD、SSD與隨身碟,各硬體之間擁有不同的特色,前者HDD有大容量與便宜等優勢,而SSD則是擁有極速讀取效能,尤其自USB 3.2 Gen 2規格問世後,與HDD之間的差距又再拉開一個層次,再加上還有輕薄與穩定可靠等特性,相當適合做為外接儲存裝置使用。 但說到便利性,還是比不上大家最常用的隨身碟啊,其優勢在於不僅小巧到可以當作鑰匙圈使用(怕弄丟XD),還能隨插即用直接連上裝置無需額外傳輸線,可說是上述前兩者無法媲美的方便,而且可靠性上也不輸SSD;不過,礙於尺寸使散熱與容量的空間都受到了限制,實際的傳輸效能也有所縮水,以一般USB 3.2 Gen1介面理論上最高可達約500MB/s的傳輸頻寬,但大部分產品卻只提供約150MB/s的傳輸速度,不僅頻寬吃不滿,甚至幾乎與HDD差不多,一旦傳輸大檔案,可能除了等、還是等。 不過近年來小巧與速度這兩項看似無法兼得的優點也隨著技術進步而有所突破,家喻戶曉的大廠「創見(Transcend)」就推出了這款JetFlash 930C雙用隨身碟,不僅維持隨身碟小巧特色,還提供了400MB/s以上的高速傳輸速度,如此驚人的效能吸引了小編的目光,馬上入手了一支來試試,那麼就事不宜遲趕緊來開箱吧! Transcend JetFlash 930C採用極簡風的紅白吊牌包裝,看似與一般隨身碟沒有兩樣,不過看到下方明確標示提供420/400 MB/s讀寫速度,就知道這是一支不平凡的超高速隨身碟了,本次小編入手的為128GB版本,對於需要更多容量的玩家們可選擇最高512GB版本! 包裝背面可以看到保固部分,官方為JetFlash 930C提供長達5年的有限保固,看得出創見對於自家產品品質的信心,玩家們若有問題可直接到台北光華三創大樓內的自家實體門市詢問,實體門市也提供使用者最直接、完整的售後服務。 拆開外包裝後可以看到披著香檳金塗裝的JetFlash 930C本體了,外殼材質採用了鋁合金噴砂噴砂打造,除了擁有堅固的防護力,散熱效能上也有一定的幫助,實際大小為長寬厚71.3x20x7.8mm,重量僅11g,屬於一般正常的隨身碟尺寸,維持輕薄小巧可隨身攜帶的特色。 除了提供高速效能之外,JetFlash 930C的另一項特色就是搭載了USB 3.2 Gen1 Type-A與Type-C雙傳輸接頭,除了基本的PC、筆電、家用遊戲主機之外,同樣支援採用Type-C介面的Android系統的行動裝置或iPad Pro與第八代iPad,相比一般僅Type-A接頭的隨身碟還要更加便利。 另外官方也提供兩套免費專屬軟體來搭配使用,前者Transcend Elite是一套進階資料管理軟體,支援Windows、macOS與Android系統,提供備份及還原、資料加密、雲端資料備份等功能,在管理資料上更加有效率。 另一款RecoveRx支援Windows、macOS等系統,當玩家不小心刪除資料時即可透過該軟體修復裝置內的檔案,找回珍貴的檔案。 看完外觀與規格介紹後,小編已經等不及接上電腦來見識JetFlash 930C的高速效能了!這邊就透過常見的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驗證性能來給各位玩家們參考。 首先從CrystalDiskInfo當中可以確認裝置名稱即為Transcend,支援UASP介面;接著在CystalDiskMark實測中得到443.36/419.52 MB/s的讀寫成績,不僅高於官方的標示,甚至可以說是媲美SATA SSD的高速表現! 透過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不同檔案大小的傳輸速率變化,可以發現JetFlash 930C在4KB到64KB之間的讀寫速度會逐漸增加,之後寫入速度平均穩定在400MB/s上下,讀取速度更是最高來到437.61MB/s。 如果玩家們要找一支集小巧、高速又能滿足裝載一般檔案容量的行動儲存裝置,那麼小編肯定是會推薦Transcend推出的這支JetFlash 930C,維持隨身碟小尺寸的便利性,雙接頭設計更可用在大部分裝置上,最令人驚豔的是在效能上還可以媲美SSD,基本上已經可以當作一支迷你外接SSD來使用,軟體方面搭配官方免費提供的Transcend Elite與RecoveRx,在資料管理與救援上都能更有效率,近期還在觀望行動儲存裝置的玩家們,不妨考慮看看這支Transcend JetFlash 930C雙用隨身碟吧! 廠商名稱:Transcend -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創見官網 創見Facebook粉絲專頁 創見Instagram官方帳號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無預警登場!任天堂發布新型Nintendo Switch,搭載7吋OLED螢幕、10/8開賣
近幾個月來關於新一代Nintendo Switch的傳聞不斷,畢竟距離初代主機發售至今也有4年之久,中間除了一次電力加強版小改款以及推出Nintendo Switch Lite之外,就沒有對硬體規格上做其他升級,隨著隔壁兩大廠的次世代主機一一問世,原本硬體性能已經相對弱勢的NS更顯得差了一個檔次,讓不少玩家盼望官方能推出效能更好的新機型。 而原本預期在今年E3 2021 Nintendo Direct上能看見一絲曙光,未料卻沒有任何關於主機的新消息,讓玩家們不免有些許失望,沒想到就在昨晚任天堂無預警就發布了傳說中的新型Nintendo Switch。 新型Nintendo Switch稱為Nintendo Switch(OLED款式),顧名思義就是搭載了OLED螢幕,雖然解析度依然維持在720P,不過在OLED螢幕的加持下,色彩呈現上能更加鮮明,加上邊框也進一步收窄,在主機整體尺寸與原版NS差距不大之下,讓螢幕大小升級至7吋(Nintendo Switch是6.2吋液晶螢幕;Nintendo Switch Lite是5.5吋液晶螢幕)。 位於主機背部也有些變化,最重要的就是原本小小一片只能算是堪用的主機支架終於加寬,不僅提升穩定度,轉軸式結構還讓玩家在桌上模式下能自由調節至最舒適的遊玩角度,再搭配全新主機喇叭,玩家們不管是在手提模式還是桌上模式遊玩時,都能享受清晰的聲音。 而對於跟小編一樣長期使用TV模式的玩家們來說,任天堂針對底座的設計也有些改良,除了造型塗裝有些許不同外,最大的改變不外乎就是這次終於加入了有線網路插孔,玩家們不必再額外購買USB有線網路轉接器就能享受穩定的網路連線品質。 另外主機內部儲存容量也擴大至64GB(Nintendo Switch和Nintendo Switch Lite皆為32GB),也算是不錯的提升,不過對於需要安裝多款遊戲的重度玩家們來說應該還是會購入記憶卡來擴充吧(笑。 最後這次Nintendo Switch(OLED款式)預計10/8開賣,價格為NTD 10,480元,在搭載OLED螢幕以及省去另外買有線網路轉接器情況下,這樣的價格微調算是可以接受。 而首波將會推出經典的「電光藍、電光紅」以及全新的「白色」兩種配色可選擇,經典色不說,這個白色塗裝除了兩邊 Joy-Con控制器之外,就連底座也一併改為白色設計,相信會吸引眾多白色控玩家們的目光。 比較可惜的,新一代Nintendo Switch內部硬體除了容量之外其餘皆無更動,與傳聞中搭載4K、DLSS的「Nintendo Switch Pro」有一段落差,加上除了OLED螢幕外,Nintendo Switch(OLED款式)不管是Joy-Con控制器還是新底座等這些周邊都與原版Nintendo Switch相容,沒意外的話官方應該會出單獨的套件讓玩家們購買,所以想成為白色控一員也未必一定要購買新主機,小編認為這樣要吸引原本就有NS的玩家們換新機是有一些難度。 當然,也或許老任還在背後藏有一手也說不定?但不管如何,對於還沒擁有過Nintendo Switch或是只有Nintendo Switch Lite想轉Nintendo Switch的玩家們來說,Nintendo Switch(OLED款式)會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Kt5ULX0qQ ▲在此附上日本官方Nintendo Switch(OLED款式)宣傳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這樣的表現有點母湯,疑似 Intel Sapphire Rapids Xeon處理器的跑分現身於Geekbench 4
因為製程進展不順的關係,一下說要加速供貨、一下又說要延期的10nm製程Intel Sapphire Rapids Xeon處理器至今還是只存在於PPT上,距離何時才要推出依舊成為了一大謎題,不過近期有人意外發現Geekbench 4跑分榜上出現了一顆Intel的神祕處理器,依照過往的慣例,或許是在暗示新的Xeon處理器距離正式推出已經不遠了吧! 從跑分的截圖來看,這顆處理器因為還是工程版的關係,所以型號是呈現亂碼,且比較特別的是跑分是由兩顆處理器協同運算的,每一顆處理器的核心配置為20C/40T、搭配高達75 MB的L3快取、時脈則可能是因為工程版的關係被訂在1.5GHz,就以上整體規格和特性來看,基本可以確定是Xeon家族的產品。 至於在測試成績上,1,340分的單核、31,666分多核成績老實說並不理想,對比AMD使用單顆64C/128T的Threadripper 3990X跑分,單核心表現就已經動輒5,000分以上,多核更是超過6萬分,而Intel用上兩顆處理器還看不到單顆處理器的車尾燈,這樣的表現確實令人擔憂。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因為這顆處理器在定位上是相對「入門」的款式,畢竟從過往的爆料上來看,Sapphire Rapids Xeon處理器的最大核心配置可以達到56核,更會配置採用HBM2e的快取並支援DDR5記憶體、PCIe 5.0傳輸通道,因此本次的洩漏搞不好只是前菜,真正的大招說不定還在後頭呢!(所以Intel大哥你何時才要擠出來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OS不給追蹤就不撒錢,研究發現更多的廣告投放轉向Android系統
Apple近期以來不斷強打隱私保護政策,在系統更新中要求所有應用程式的追蹤功能都必須經過用戶同意,這樣的改變造成大量程式中的廣告分析功能因而「殘廢」,不再能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推送相關的廣告,從而轉變為過去傳統亂槍打鳥的形式,這樣的轉變下,也讓眾多的廣告業主不滿,選擇撤銷在iOS平台上行銷費用,並轉向投注更多的資源在Android平台中。 根據Branch Metrics機構的統計,從iOS開放自由啟動廣告追蹤功能之後,大約僅有不到1/3的用戶選擇讓App收集用戶的使用習慣,造成了在iOS平台上推送的廣告的成效不佳,讓廣告業主紛紛撤資,光是6月一整個月下來,投入在iOS平台上的廣告費用就少了30%以上! 與之相反地,由於Android平台目前對此沒有做出任何限制(畢竟人家Google就是靠這個廣告吃飯的…),也使得同樣時間內的廣告投入金額上升了10%,但考量到多數App本身的廣告欄位有限,這筆增加的費用可能是因為競爭增加造成項目漲價,而非直接性的增加廣告數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投注在iOS平台的廣告費用下降不代表廣告的欄位就會因此消失,只是出現的內容更為隨機,同時這對於應用程式開發者來說,開發者的收益下降也可能影響未來的程式更新與走向,以iOS系統的影響力,或許不至於出現App停止開發,但可能會出iOS版的App有更多廣告欄位、更密集的廣告投放,甚至在出現特殊收費項目、免費App變付費App都不無可能,因此Apple、開發者、廣告商之間角力戰,恐怕也才只是剛剛開打而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